一个年老的王姓御史立刻出班来奏:“皇上,任用女医官常小溪担任惠民署医正之事不妥啊,从古至今,没有女子出任官员的先例,母鸡司晨,女子就应该在家中相夫教子,在外面抛头露面已经甚为不妥。现在还授予她官职,难道我大唐无人,就要任用一个女子为官吗?何况这惠民署虽然不是什么中枢要地,但是主管一城百姓的医药之事,马虎不得!”
皇帝慵懒的看一眼他:“哦,原来女子不能为官就是因为没有先例。诸卿还有什么看法?”
御史程昱是沙麒麟的人,当下出班:“臣以为王御史此言不妥,历朝历代之开国皇帝都没有先河,只要能治理得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就是英明圣主,不能拘泥於一朝一代。官员也是如此,去年长安大疫,
常医官处置有方,长安城几乎没有受到损伤。这搁在以往是不可能的事情。臣以为,常医官来担任惠民署医政,最为合适,所谓不拘一格用人才,就是此意。”朝臣们一看,好么,两位言官先掐起来了。太医院的院正廖平也出班反对,他反对的原因就更简单了,他的副手蒋正华觊觎惠民署医正这个职位好久,现在竟然被皇帝许给了一个女子,这怎么能行?只是廖平话说得比较委婉:“皇上,惠民署医政不仅需要精通医术,还要主管长安城医药市场,常小溪虽然医术尚可,但是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由她来担任惠民署医政有待斟酌。”
京兆府尹马伟良思忖了很久,他是一员干将,也是一员老吏,所谓老吏,就是油滑。说起来他的这个原田候的封号,完全是因为在长安大疫之中,常小溪处置有方才得到的。而且常小溪与沙麒麟关系匪浅,帮助常小溪,无疑会获得百骑司大统领的欢心,这就很重要了。
马伟良也出班来奏,他是来支持常小溪的:“皇上,常医官在大疫之时, 处理事物章法有度,有条有理,其防疫策略全部是常医官制定的,臣只是遵照而行。以臣的看法,常医官的能力完全能够担任惠民署医正。”
狄少华心中纠结得很,他知道皇上为什么要把常小溪调到惠民署,一方面是褒奖她的功绩,另外就是想把她调离大理寺。自己心仪常小溪,父亲狄长楠却坚决反对这桩婚事,自己与常小溪已经不适合呆在一个衙门。抛开儿女私情,常小溪也许不是担任惠民署医正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以她的能力和认真劲儿,一定能够胜任这个岗位。
狄少华终於出班:“皇上,常医官在我大理寺任职期间,曾经参与过破获多起案件,她思维缜密,更盛於男子。臣以为,常医官能够胜任惠民署医政的职位。”
舒白是个白丁,直接被点了京兆府司法参军,整个朝堂之上完全没有人反对,常小溪只是从七品闲职晋升为六品实职,就引发了朝堂之上这么大的争执,她自己也完全没有想到,反对的声音这么多,支持的声音也会这么多。
李恪与太子都没有发言,一个六品官员,常小溪出任或者不出任,没什么打紧。
皇帝点点头:“很好,大家能够各抒己见,举贤不避嫌,任人不唯亲。朕以为,天下事天下人做得。医术一道,治病救人,乃是正道。但是只治疗数个病患,就将这正道走成了小道,我大唐立国至今,需要的是能集医术於大成者,将这医术一道走成大道。”
他威严的环视群臣:“朕以为,吏部条陈拟定医官常小溪为惠民署医正一职,”皇帝在这里停顿了一下,展颜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