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过年的, 王家的整体气氛总的来说,很和谐。
这和谐取决于王铁军同志没拖家带口跑回老家去过年,而是在省城安稳度过了大年三十。
他觉悟如此之高, 要取决于眼下春节假期安排三天。
没看错,就三天。眼下每周还单休呢, 什么七天假,想都不要想。
而就目前的交通运输水平,三天假的时间王铁军同志别说回家过年,能走一半的回家单程都得谢天谢地。
阿弥陀佛,王潇暗自庆幸。她可没兴趣挤火车跑老远去应付一堆压根不认识的所谓亲人。
她如此凉薄一方面是本性如此,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就她从陈雁秋大夫嘴里套出的话来分析, 王铁军同志的这个小家庭跟大家庭的关系,e,很微妙。
此事说来话长,得从王铁军成为工人的经历说起。
没错,老王家祖上三代贫农,按照常规, 王铁军是当不了工人的。
但是, 那会儿刚建国, 农村土改如火如荼。家里壮劳力多的农民分到的田多,打的粮食多;过得比城里人不差,甚至更好。
当时工业百废待兴嘛,工人的待遇一般般, 吃不饱的大有人在。
故而在五十年代,进城当工人并不是啥让人眼热的好出路。
比如王铁军,当时他相当于是叫家里排挤着出去当的这个工人。他们嫌他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干活又抵不上几个哥哥, 索性将他打包扔进了招工队伍。
打头几年,王铁军没少吃苦,饿得眼睛发黑的时候多了去。
但后来国家政策调整了,农村搞大集体了,剪刀差补贴工业发展了,工人一跃成为工人老大哥,城乡差距嗖的拉大;王铁军眨眼的功夫就成了老家兄弟们羡慕的存在。
那会儿他单纯啊,每个月紧巴巴地只留勉强能填饱肚子的钱和票,其余的都托人送回老家补贴家人。就这样,家里的意思还是他在城里享福,看着一家人忍饥挨饿,真是不要脸。
搞得他愧疚得不得了,感觉自己是只跳蚤,吸了全家的血,肥了他一个人。
他这一愧疚,愧疚到28岁的大小伙子在钢铁厂这么好的单位干了10来年竟然没钱讨老婆。
这要是放在村里,不,哪怕是放在城里,正常爹妈都要愁死,想方设法给他找对象,最少也得催催。
可他爹妈不一样啊,人一大家子都怕他有了小家忘大家,拿回去的钱少了。所以话里话外都强调让他一心工作,不要一天到晚想老婆孩子热炕头,没出息
好在他运气不错,厂医陈雁秋看上他了,不嫌他没父母帮衬又是外乡人,也不嫌弃他穷得叮当响半点家当没攒下,主动跟他谈了朋友,一桌酒席没摆,作为新式婚礼代表在单位食堂,一把喜糖结了婚。
结婚以后,有小家庭了,王铁军才逐渐回过神。
尤其是在他们一家请了探亲假回老家过年,大哥家的侄儿竟然还抢不到一岁大的王潇的奶糕吃,大过年的也不给陈雁秋吃口好的,搞得当时仍处于哺乳期的陈雁秋饿晕过去,奶水都断了之后;王铁军跟家里大吵一场,带着老婆女儿回城,冷了心肠。
再后来呢,过了好几年再凑上探亲假,王铁军又心软了,想回家看看重病的老爹老娘。
啧啧,那会儿已经有知青陆续回城了,王家人也从知青嘴里知道了“顶工”这一说,于是把主意打到了王铁军和陈雁秋的工作头上,自说自话安排好了两位大侄子顶他们的工作。
什么你说就算顶工那也是王潇顶
嗐女娃娃算什么人啊,这是老王家的,她陈雁秋嫁到老王家也是老王家的财产,工作当然得给王家子孙咯。
这一回,王铁军真是发了大火,把家里砸了个稀巴烂,此后除了每月寄10块钱回家给老两口当养老钱之外,再也不肯踏上回乡路。
真的,连老两口死,他都没回去。
不是他连最后送一程都不愿意,而是他的兄弟们绝啊。
王老头去世的时候,兄弟们担心王铁军会以此为理由减一半生活费,所以死活瞒着,没让王铁军知道。
那位在陈雁秋面前婆婆谱摆到飞起,生怕压不住城里媳妇的王老太那会儿却成了小可怜,只能乖乖听留在身边的儿子们的话,屁都不敢放一个。
结果等她死的时候,她的好大儿们照样瞒下了死讯,王铁军又白白送回家足足五年的生活费,后来才意外得知真相。
王潇听了好一出大戏,不得不信服一句话人穷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心穷啊。
有人天生活该受苦,因为他她不配任何人对他她好。
只是,王潇都忍不住同情倒霉的王铁军同志了。
白在老家担负了不孝的骂名,还养了一群白眼狼。
至于陈雁秋这边,她父母也就是原主的外公外婆在王潇上大学那年先后走的。陈大夫还有位姨妈在外省,本市关系比较亲近的是位舅舅。
但就王潇判断,一个城市住着,哪怕中间得倒两班公交车才能到,只有逢年过节才坐在一处吃顿饭的亲戚,这亲近估计也亲近的有限。
挺好,省心。
反正她也没指望过亲戚里有大佬,直接带她飞升。
到了大年三十,王潇直接化身勤劳的小蜜蜂,在钢铁厂食堂和家之间飞来飞去。
干啥运吃的呗。
前些年讲究过年也要闹革命,大年三十也要抓生产。年夜饭怎么办大食堂给解决了。
什么炸带鱼炸肉丸炸排骨炸藕圆,什么红烧鱼红烧鸡红烧肉,还有一种王潇也不晓得到底究竟放了多少材料的大杂烩,总之,浩浩荡荡十几个菜,由着职工自己挑了打回家,直接端上桌吃。
现在不讲究革命过年了,从过完小年厂里就对大家迟到早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陈大夫跟绝大部分厂里职工一样,还是习惯食堂出品的大菜。
废话,谁乐意天天围着锅炉转,吸油烟比吸烟更容易得肺癌。
王潇跟她爸一道接了去食堂排队买大菜再搬回家的任务,一口气买了坛子红烧肉、元宝红烧鱼、可乐鸡翅时髦吧,大厂是真时髦人、炸带鱼、炸虾片、炸肉丸、炸藕圆、八宝鸭,哦不,还有猪皮冻呢,足足九个菜。
对了,还有椰汁,大名鼎鼎的椰树牌椰汁,电视广告天天放,国宴指定饮料。能长红三十多年,这也是正儿八经国货顶流了。
而且椰汁不用饭票买,是厂里作为年货直接发的,就很nice。
后勤的领导看到王铁军时还开玩笑:“老王啊,咱们厂年货能发下来得记你的功劳啊。不是你讨了三百万的债,年货真够呛。”
王潇在旁边跟着笑,心里却:哼╰,还老王,看来他们家王铁军同志的车间主任位置坐的还不够稳,得再接再厉。
不,中层干部太低了,既然是八级工,都到技术工人的巅峰了,怎么就不配进入领导层啊
等姐拿回五千万,怎么着都要把老王同志拱上位。
嘿嘿,等那个时候啊,他们家在钢铁厂才能真正有话语权。
得亏王铁军不知道她闺女的雄心壮志,否则这个年他都过不安身。
爷女两个把吃的喝的搬回家,陈大夫也打扫完了卫生她嫌王铁军和女儿弄得不干净,非得自己动手,烩了糖醋带鱼和糖醋排骨,再拌了皮蛋拌豆腐,十个菜,刚好凑足了十全十美。
这么多菜,三个人肯定吃不完。每样都只夹一碗,剩下的放在阳台上,后面过年阶段招待亲友可以有现成菜。
王潇看这利落的架势,不得不感叹难怪工人阶级会怀念八九十年代。瞧瞧,工厂是我家真是家啊,连年夜饭都安排好了,三十年后也足以让绝大部分国人羡慕死。
哎,味道真不错,年夜饭,咳,其实是中午饭啦,古代人两顿饭无所谓,现代人一日三餐无论如何都不能省了午饭;反正以王家的生活条件和王潇常驻金宁大饭店的经历,她这会儿还连着吃了两块红烧肉,那足以证明这肉烧的的确好吃。
陈雁秋看女儿吃的津津有味,终于放心下来。
有段时间吧,就是她闺女发疯的时候,因为那姓阮的王八蛋喜欢弱柳扶风,所以她闺女竟然连饭都不好好吃了。
真是气死人哦。
好在那些都过去了。看看现在多好,大口吃饭大口吃肉,吃嘛嘛香。
小姑娘不就是要这样吗不好好吃饭,身体怎么能好。
什么好啊,都比不上自己的身体好。
陈大夫一路感慨到王潇吃完大餐擦擦嘴招呼:“妈,我下去一趟啊。”,才表情裂开。
这死孩子,大过年的不消停,又去干啥啊
“你别瞎跑,玩掼炮不能丢窨井盖里啊爆炸了可不得。”
王潇羞耻死了:“妈,我不玩掼炮,我多大了我下去打电话给人拜年”
现在又没微信,大过年的联络感情可不得一个个的打电话。
待她打完一圈电话回楼上,陈雁秋已经擀好了饺子皮,王铁军也和好了饺子馅。
王潇要捋袖子上阵帮忙呢,却被她妈赶回房间看书去,年纪轻轻别放松,趁过年有空好好看看书充充电。
王铁军不敢当面唱反调,趁着他老婆上厕所的光景,给闺女拿了椰汁跟上海蛋卷,小小声安抚女儿:“别累着了,大过年的,该休息休息。”
结果王潇吃饱了还真困了,直接倒在床上,一个午觉一直睡到天黑透了,她妈喊她出去饺子看春晚。
王潇吓了一跳,以为肯定得挨骂。
让你学习你睡觉,你这一天天的想干啥呢
然而没想到这回陈大夫只皱了皱眉,就招呼她:“洗把脸吃饺子吧,你爸给你调好蘸料了。动作快点,春晚开始了。”
现在春晚真挺有意思的,看的时候,王潇有种活在历史中的恍惚感。
真的,以她的实际年龄,1991年她还没出生呢。
嗯,潘美辰酷酷的,唱的我想有个家很好听。甄妮仪态万方,她的鲁冰花也很好听。姜育恒的再回首相当不错,没倒嗓哦,后来她嗓子真不行了。
乖乖,这么看现在的春晚造星能力很强啊,好多歌三十年后也很红呢。
还有宋丹丹,眼下她的搭档竟然是黄宏。她还以为她一直是赵本山的小品搭档呢。
另外朱时茂和陈佩斯的警察和小偷也蛮有意思的哈。
不过她晓得朱时茂,还是因为穿书前一段时间网上特别流行的“老许,给你老婆要不”。
当时好多人吹说那是神仙爱情。
可她跟她的小姐妹们只觉得可怕。
连面都没见过,毫无选择的,前头不晓得究竟有什么等待着的婚姻,竟然也神仙了大概只有男人才会欢喜这种牛郎捡到织女的神仙爱情吧。
至于跟着起哄的女人,究竟是啥还是啥呢反正理解不能。
她愣是硬撑着看完全场,才在烟花爆竹声中躺上床。
蛮好,现在省城还不禁烟花爆竹,挺有年味的。
哎,隔着窗户看火树银花,别有一番滋味啊。
阿弥陀佛,赶紧把窗户关好,希望千万不要起火灾。
她穿书前有一年,她奶奶家旁边就有户人家进了烟花,结果点燃了屋子。刚好他家没人在,等消防员来灭火,家里都烧光了。
当时她跟她奶奶都乐死了,对,她们就是幸灾乐祸,谁让那家人坏,老挤兑她们老的老小的小。
唉,也不晓得老太太怎样了。
如果真是自己和原主互穿的话,那么个恋爱脑嗯,说不定奶奶会高兴呢。
奶奶不一直叨叨她不正经找对象嚒。
至于恋爱脑倒贴男人,嗐,没事,奶奶的私房钱都是留个孙子的,没孙女儿的事,祸害不到奶上。
王潇放心了,跪在床上朝着前世奶奶家所在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放心大胆钻被窝。
她本以为她会被吵得睡不着,毕竟下午睡了那么长时间,结果她一直睡到早上九点多钟才起床。
陈雁秋也没催她。
反正今天没啥事,赶在上午去舅爷爷家拜年就成了,正好留下来吃顿中午饭。
王潇可机灵了,眼瞅着她妈要进厨房掌勺时,直接把王铁军踢进去,大声赞美老王同志的厨艺“我爸的可乐鸡翅烧的可好吃了,还有那个拔丝苹果。哎呀,舅奶奶,家里没苹果啦没事没事,我看副食品店还开着,妈,我们去买点苹果。”
能花点小钱避免干活,何乐而不为啊。
陈雁秋还没反应过来,被女儿拉下楼时,嘴里抱怨“哎哟,搞什么拔丝苹果,你也不嫌麻烦。都那么多菜了,要吃不完的。”
“吃不完不还能留在下顿吃啊。”王潇才不在乎呢,她眼睛瞥见前面,有点不太肯定,“哎,妈,你看那是不是张燕啊”
陈雁秋瞄过去,没好气“真是的,这么早跑过来,非要蹭她外公外婆家一顿中午饭吗不能去她爷爷奶奶家吃啊。”
王潇乐了,毫无同理心地八卦着“张燕现在怎么样啊”
她好几个月没听到这位原主闺蜜消息了。
自打她在医院栽赃阮瑞失败,好像跟消失了一样。
“还能咋样好不了咯。”陈大夫到现在依然看那坏心肠的丫头没好脸,“幼儿园派她出去学习了两个月,才回来。呵,她妈想得倒美呢,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做梦吧。看以后哪个好男的会娶她。”
王潇撇撇嘴,啧啧,果然社会对男女评判标准永远不一样,好像女人过得好不好唯一的标准就是她嫁的好不好。
哪怕陈大夫这样的职业女性都不能免俗。
她故意跟人抬杠“那可不一定,我看张燕未必嫁不好。”
看陈雁秋瞪大眼睛,她一板一眼地认真分析“妈,你想啊,张燕她爹妈是不是铁饭碗,她自己是不是也有正式工作”
搁在三十年后,这就是一个省城实权公务员家庭出生的公务员,还肤白貌美青春无敌,而且本人也受过高等教育。这样的小姑娘,放在婚恋市场上真心可以打败90以上的人。
什么你说她名声不好
嗐,没实锤的事情很容易洗白的。况且跟她拉扯的阮瑞都蹲大牢了,一句污蔑便可以洗白。
不管是张燕还是她家里人,都不是软柿子,压根不是那种叫风言风语说两句就崩溃的窝囊废。
什么你说清清白白的大小伙子看不上这种人
哟,你对男性择偶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啊。
男人在婚姻问题上永远比女人现实的多。
现实到给女性支招的离婚律师不得不提醒女方姐妹,咱们能不能不谈感情
而给男性支招的离婚律师则忍不住发声兄弟,咱们好歹谈点感情吧。
张燕的综合条件好,些许名声上的小瑕疵根本无关大局。多的是想更上一层楼以及不希望阶级下沉的男青年希望获得这样一位终身伴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