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谁说正月衣服卖不掉(捉虫)(2 / 2)

陈雁秋没能说过女儿,更加气闷了“合着她丑事做绝,还没事人了”

王潇摊手,是啊,这就是家庭出身好自身条件好的人,容错率更高。

尤其这人还没那么强的道德感时,那基本上都能活得滋润的很。

有些东西啊,你当它是个事儿,它能要人命;你不拿它当个事儿吧,也就是屁而已。

毕竟这世上绝大部分烦恼都是庸人自相扰。

如果非要给这事升华提炼一下,那就是努力啊,努力往上爬。当你上升到一定的阶层后,混得再惨也有阶层托底。

就好比红不了只能回去继承亿万家财了。

陈大夫气得要拧女儿的耳朵“一天到晚歪理一堆。”

“哎哎哎,妈妈妈,冬天不兴拧耳朵的啊。”她振振有词,“明摆着的例子就有啊。赵师傅他老婆红杏出墙,他自己抓到了,咱们楼又有谁不知道”

赵师傅就是当初那位非得坚持说奸夫是小偷,趁机暴打,结果错打了阮瑞的倒霉头顶青青大草原。

因为他是采购员,所以在清理三角债的过程中,王潇没少跟他打交道。

人家到今天也没离婚啊,而且照她看,以后不出意外也不会离婚。

为啥

因为他老婆家条件好啊,他老婆本人也端着铁饭碗。

现实点讲,依赵师傅的条件,这会儿离婚的话,基本没可能再找到跟他老婆一个水平线上的。

他要再婚的话,那就是典型的向下兼容,直接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很有可能还会随之降低社会层次。

在这种情况下,就好像碰上的渣男的倒霉老婆一样,为了维持生活不掉档,只能捏着鼻子忍了。

陈雁秋忍无可忍,伸手要揍她:“一天到晚瞎说八道,就没句正经话。”

王潇她往前跑,她明明说的都是大实话。出了电视机厂家属区的门,她又开始埋汰,“真是的,大年初一店都不开门,到手的生意不做,真不会赚钱。”

陈雁秋柳眉倒竖“我看你是走火入魔了,大过年的做什么生意啊哪个不回家过年”

王潇振振有词“就是因为大家都忙着过年了,所以才更该做生意。我敢保证,他们一个春节能做出平常好几个月的营业额。”

陈雁秋拽她的胳膊,狠狠地瞪她“你给我安生点,大过年的,想都不要想”

然而陈大夫还是没能如愿以偿过完这个太平年,因为年初二陈意冬带着老婆女儿来省城给她这个姐姐拜年时,她弟媳妇直接把生意送到了王潇鼻子底下。

啥生意服装生意。

啥服装西装。

咋回事

嗐,周镇服装厂吃了大亏呗。

80年代乡镇企业火爆,做外贸生意的也不稀奇,尤其是服装业,跟日本人做买卖的不少。靠着这个,大家没少挣钱。

但是吧,抢日本订单的厂子多了,日本商人就鸡贼了,让他们窝里斗,自己好挑选出最划算的合作对象。

这正常,身为商人,王潇也会这么干。

但日本鬼子不地道啊,下了一万件西装的订单,衣服都做好了,最后验收也合格了,该付尾款时,那个什么太郎竟然不要了。

王潇稀奇“没签合同吗”

“签了。”

“那按合同让他付违约金啊。”

“定金1万,3倍违约金,总共3万。”

王潇一下子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都啥人啊,脑壳坏掉了吗

1万件西装,总价100万的货,你要1万块的定金,你在开什么玩笑啊

为什么姐从来没碰到过这么好讲话的乙方

真是同人不同命。

钱雪梅尴尬“这不是想出口创外汇嘛。”

理解,王潇十分理解。穷家破业搞点外汇不容易,否则倒卖外汇也不会杀头都拦不住。

王潇清了下嗓子“那要怎么办”

“那个,你不是跟老毛子做生意嚒,看看能不能把西装卖给他们。”

钱雪梅现在一门心思在镇上做卤菜生意,已经离开服装厂了。但乡里乡亲,又是从十几岁就工作到现在的厂子,有感情。

所以当她知道厂里吃了大亏,又跟大姑姐打电话时听说潇潇跟老毛子做生意的时候,她便想到了这位厉害的外甥女儿。

真厉害啊,她跟陈意冬按照外甥女儿教的办法做卤菜生意,现在已经还清了盖楼房的欠款。

“哦,潇潇,对了,这是给你的分红。”

王潇当没看见陈大夫给她使的眼色,大大方方地收钱。

哪怕现在几千块钱对她来说根本无所谓,去饭店吃一顿花掉眉头都不会眨一下,但该她得的钱,一分都不能少给她。

然而王潇收了钱却只想起来拿随身听给表妹陈晶晶。从友谊商店买的呢,日本名牌,索尼的,花了她好几百的外汇券。

对着舅妈,她却摇头“不行。苏联人不可能要这批西装。”

钱雪梅下意识地强调“我们厂衣服真不错哎,日本鬼子那么挑剔都没讲过一声不好。真的,一点线头都没有,用的也是正经的好料子。”

王潇还是摇头“舅母,你听我说,人种不同,体型相差太大。我们这边出口到苏联的羽绒服毛衫之类的,都是大号特大号。做给日本人的西装弄过去,老毛子也穿不上啊。”

钱雪梅嘴巴张了好几下,说不出话了。

陈雁秋也在旁边帮腔“不行不行,是真不行。人家那边姑娘穿我们这边男的衣服都正好,那个大块头杵着呢。”

钱雪梅难掩失望“那只能压着了”

要命哦,周镇的服装厂能有多大规模。1万件西装压在仓库里,资金回笼不了,后面搞不好要停产的。

她怪不是滋味的。服装厂算镇上的大厂了,上百号工人呢。厂子停产对她可没好处,工人连工资都拿不到,哪还有闲钱买他们家的卤菜吃。

王潇想了想,给了个模棱两可的话“也不一定。这样吧,舅母,你先让我看看衣服怎么样”

钱雪梅赶紧起身“行哎,我下去打个电话找厂长讲一声。”

陈雁秋跟弟媳妇关系不错,送她下楼去打公用电话,还安慰她“说不定有指望呢,潇潇在金宁大饭店认识不少外商。日本人验过的货,搞不好港商啊台商啊他们会要呢。”

这的确是一条出路。

现在潮流是港台抄日本韩流文化影响力尚未形成,日本歌手养活了半个港台乐坛,大名鼎鼎的小虎队也是照搬的日本少年队组合。

日商认可的西装,在港台应该有销量。

可惜现在外商们都回家过年去了,王潇可没耐心等他们回来再推销生意,她想趁着过年就把这事办了。

那就,马上出发吧。

陈意冬这回是开着化工厂的车带老婆女儿来省城给姐姐一家拜年的,结果连顿像样的中午饭都没吃上,咳咳,因为时间赶,全是年夜饭的剩菜外加饺子。

好在眼下大家都没那么讲究,况且大过年的也不缺好菜吃,大家凑合了一顿,就上了化工厂的车。

其实王潇不看西装问题也不大,她对钱雪梅还是有基本信任的,对这个时代的审美也有一定的认知。

改革开放初期,日本对我国的影响很大。大量日本影视剧进入大陆,一直到韩流兴起,华日关系紧张后,日系审美才渐渐冷却。

此时此刻,日本人定的西装,绝对符合眼下省城居民的审美需求。

但好歹是100万的大生意,王潇不亲自验看过货的话,大过年的,她也不好意思把好不容易才弄到回乡票回家过年的向东再喊过来不是。

没错,她这回找的合伙人仍然是向东。

看完货,王潇对厂长提了自己的条件内销,没外汇,价格也不能涨。给日本人什么价,给她就得是什么价。至于不出口拿不到补贴之类的,抱歉,她管不了。

“这么多货,一下子想走掉不是简单事。现在好多厂衣服都积压,想走货很难的。别说周镇了,省城一堆服装厂都等米下锅。”

厂长只犹豫了不到五分钟,便下定决心“行,不加价。但是,提货得付全款,我们不要定金。”

他是吃亏吃怕了,他现在只想要钱。

因为压了100万的西装,服装厂今年别说过年的钱了,两个月的工资都没发出来。

这个年,他被堵在家里讨工资,头早大了。

王潇挺痛快的“行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过现在过年车紧张,到时候厂里得帮忙把衣服拉到地方去。”

去哪里当然是省城的人民商场啦。

她找向东合作,肯定得用他的地盘卖衣服啊。

王潇直接在周镇打电话喊向东。

行了,大年初二了,国家法定假日才三天,该回归工作岗位了。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

向东家装了电话,现在初装费虽然贵的要死,而且因为他家偏,拉电话线还得额外交钱,且电话费也贵;但生意人嘛,肯定得家里有个电话。毕竟现在大哥大虽然拿出去能唬人,但实际上信号差的绝大部分时候只能当砖头用。

向东接了电话,惊得目瞪口呆。

不是,他大年三十天快黑的时候才到的家,刚在家里睡两晚,就又要赶回省城去卖衣服了

他声明啊,他不是惰性发作懒得不肯挣钱。而是大过年的,谁买衣服啊

现在衣服又不便宜,冬天的大衣服能赶上一般老百姓几个月的收入了。

为啥说过新年穿新衣很多人一年也就在过年时才能穿件新的。

人家年前才花了大价钱给家里换了新,年关刚过,又要掏人家的荷包想让人买新衣服

王工,你好歹也是个文化人哎,涸泽而渔的道理还不懂吗

王潇跟他打包票“能卖掉,过年是过年的衣服,西装是西装。开过年来该工作了,出去跑的西装肯定得有一身,这是刚需,卖得掉。”

向东可不觉得西装算什么刚需,再说他也是头回听到“刚需”这种说法,下意识地强调“买不到票哎,我现在想回省城也回不了。”

王潇冷笑“现在票最好买,赶紧的。”

当她傻呢,哪怕春运,这会儿都是淡季。

出门打工的,一般起码过了正月初六才回城。更多的人是正月十五吃完元宵才从家里出发。

况且自打1989年国家为了控制飙升的原材料价格,紧急下马了大量基建项目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少了不少。

眼下这股劲还没缓过来呢,春运火车能有多少人

“不到正月十五,真没人做生意。”向东都无奈了,别看正月初五迎财神,但大家点完鞭炮之后,该过年接着过年。

一年到头忙个不歇火,总得让人喘口气吧。

他跟王潇讲道理“而且我回去有什么用呢营业员还放假呢,现在上哪儿找人卖衣服去”

王潇冷笑声更大“你确定你们营业员过年是喘口气”

开什么玩笑啊,过年时女人最累。现在又不流行上饭店吃年夜饭,在厨房里忙得不歇火的女人保准更愿意回去上班。

“好了,别耽误时间了。”王潇催促他,“赶紧的啊,马上回来。1万件西装,老规矩,二一开,你就说你是要接着过年,还是好好挣了这笔钱”

向东立刻来了精神,连推诿都顾不上“要”

西装的利润很大的,100块的进价,卖300多正常的很。

但他必须得问清楚“你怎么敢保证这么多西装肯定能卖出去啊1万件啊,有那么多人买衣服吗”

王潇笑了“因为我会改变销售方式啊,1万件怎么卖不掉你别忘了,过年会有很多人跑省城来玩。”

如何改变销售方式

很简单,往后都不用数十年,最多七八年甚至四五年,市场放开后一点都不稀奇,那就是弄成自选模式。

此话怎讲

嗐,现在商场卖衣服是把衣服挂在挂在柜台后面的。顾客相中了哪件衣服,让营业员拿给他她再试穿。

如此麻烦的销售方式,怎么向东还挣得盆满钵满因为个体户的柜台营业员态度好,起码能给顾客笑脸呗。

王潇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柜台撤掉,将衣服全都挂在衣架上,让顾客可以自由挑选他们看中的衣服,不用找营业员,想试穿直接上身穿。

别小瞧这么简单的一步哦。

看过1990年国营商店售货员冷脸的人,才会明白丢开他们,顾客会有多欢喜。

他们并非像奢侈品店的销售人员一样,懒得搭理非目标客户。他们是平等地对所有人都没好脸。

真的,哪怕是友谊商店的营业员面对外宾,同样爱答不理。被投诉了,人家还超级委屈我以前都是这么对国内顾客的,从来没人说我态度不好。

就,大家已经被虐惯了,真碰上态度好的,反而受宠若惊。

既然如此,那就摒弃售货员吧,让顾客自己做主。

然而如此一来,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自选意味着需要宽阔的场地。向东承包的柜台就那么大,无奈如何也空不出那么大的空间啊。

那又该如何是好,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887805068